# 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编程属于理科生学习的东西。
其实纵观国家近几年发布的政策,编程已经成为和读写、数学、英语等并列的学生核心能力,并不是只有理科生才适合学习,尤其是对于少儿编程来说,更注重的是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哪怕你的孩子以后读文科,计算思维也不可或缺。
# 关于少儿编程还有很多误区,今天我们就来一一打破这些错误认知。
误区一
编程太难了,不适合孩子学习
很多家长认为,编程是一门高深的学科,内容也晦涩难懂,小孩子肯定学不会。但实际上,家长们混淆了儿童编程和成人编程的概念,错把成人编程当成了儿童编程。
其实,少儿编程跟成人编程不同。成人编程是以知识点为核心,主要面向就业。而少儿编程并没有如此复杂,更多的是培养孩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激发孩子对编程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孩子的创造力。如果能让孩子在孩童时期,就掌握这种思维方式,他们会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误区二
孩子还小,不着急学编程,以后再学
少儿编程的学习,是通过可见的代码、工具、运行结果,去不断梳理抽象的逻辑思维,再通过动手实践把抽象思维给具象化地表现出来。例如算法的运算结果、游戏中的步骤流程、机器人的指令等等,所以编程是适合开拓抽象逻辑思维的方式。
简单来说,少儿编程主要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黄金时期是 6-12 岁,也就是说6-12岁就是适合孩子学习编程的年龄。如果没有在合适的年纪让孩子接触到正确的编程环境,一方面可能导致孩子对于编程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对编程学习的看法;另一方面,一旦错过编程学习的黄金时间段,不能更大程度地开发思维能力,对孩子今后的学习造成影响。
误区三
以后不从事编程类工作,所以不用学
有些家长会觉得孩子以后不会从事编程类的工作,因此就认为,不用让孩子学编程。仔细想想,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就拿我们现在的生活来说,我们手机上、电脑上、所有智能设备上使用的软件,无一不是程序员来编写实现的。
编程就像写作一样,是人类表达的一种媒介语言。如果孩子不会编写程序,很有可能会失去和机器人世界交互的能力,在世界稳步向前的时候掉队。就像我们现在学习英语,并不一定要当英语老师或者翻译官,最大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和沟通。同样地,从小学编程并不是一定要长大后从事编程类的工作,而是让孩子拥有良好的思维模式,教会孩子怎样去理性思考、怎样更好地解决问题,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从而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误区四
学习编程会影响孩子其他科目的成绩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已经很累了,要兼顾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还要学习兴趣班,再学习少儿编程会占用很大的时间,从而影响主课的成绩。近几年,我国已经明确表示会开设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也在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在不远的将来,编程课将跟语文、数学、英语一样,存在于教育体系当中。
从内容上来看,编程学习涉及多门学科,例如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尤其是编程的逻辑思维能够帮助孩子深刻理解数学概念,从而解决数学问题。孩子们在用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的直观、具象化演绎,会从原理和本质上把数学概念吃透,这和死记硬背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由此可见,学习编程不仅不会降低孩子其他科目的分数,反而对孩子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增益作用。
少儿编程已经不再是小众的兴趣学科,逐渐登上必备技能的舞台,在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家长如何让孩子理解编程、培养编程思维已变得非常重要,这也是少儿编程教育越来越受大家欢迎的原因之一。
因此,家长们应该对少儿编程形成正确的认知,充分认识到作为素质教育类型的学科,少儿编程的内核在于以编程为载体来培养孩子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增强孩子的科技意识,而不是急于求成、希望短时间内就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